您的位置: 河南自贸区工商财税服务网河南自贸区新闻新时代新气象:“三多”局长的乡村振兴梦

新时代新气象:“三多”局长的乡村振兴梦

发布时间:2018-3-25 4:21:33内容来源:互联网

3月18日下午,天空下起小雨。陈增喜接到一通电话,种草莓的老朋友打来的。陈增喜急忙换上运动鞋,下乡了。


南阳市宛城区科技局局长陈增喜,被群众称作“三多”局长。哪三多?下乡多,农民朋友多,电话自然也多。


前几年,老乡见面常问,“种啥好?怎么种?卖给谁?”


如今时代大不同了,种田老把式变身新型职业农民,问的问题,不再是“老三样”。“乡村振兴,机遇咋抓?资金活水,咋能更顺当地流到农村?”……一下乡,陈增喜便被群众层层围住,各种各样的问题抛过来。


跟农民打了30多年交道,陈增喜最希望能帮助乡亲们把腰包鼓起来。这需要真本事,面对新形势新情况,思路要变,学习更要跟上……他拿出当年考研究生的劲头,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上网充电。


政策文件学透了,还得去田间地头找注脚。陈增喜高速运转的脑袋里,终于有了答案。“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,要夯实产业基础。”发展现代农业,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最终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才有出路。


引来一个研发基地


瓦店镇的大山农业科技示范园离城区只有20多公里,半小时就到了。一场春雨让温度骤降,大棚里却春意盎然,樱桃流红,草莓苗壮,可劲儿比着长。


“陈局长您可来了,种苗现在供不应求,空运卖到全国,生意好得很,我咋谢您哩!”离老远,大山科技园负责人孟祥山就高门亮嗓,大步流星地走来,紧紧握住陈增喜的手。


以前科技园几十个大棚的草莓种苗都要从外地买,一棵1.5元,好点的要5元,一年光种苗开支就让孟祥山有些吃不消。陈增喜也觉得“这不是长久之计”。去年11月,陈增喜带队进京,硬是凭着一颗诚心和韧劲儿,经过几天的软缠硬磨,不但带回了脱毒草莓组胚苗,还把中国农业大学的技术团队带回了南阳。


如今,在大山科技园的带动下,附近几个乡镇都种上了脱毒草莓,不但带动了贫困群众就业,村民们还合计着启动发展观光农业。


  带回一个增收“秘方”


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。作为一个‘老科技’,我由衷点个赞!”乡村咋振兴,农民咋体体面面地把钱挣,陈增喜走到哪讲到哪。


艾草种植大户孙玉春与陈增喜是“老铁”,他了解陈增喜的心思,“生物肥好使又便宜,但推广面始终不大,近几年一直搁在陈局长心里,成了一块心病。”


早在2002年,陈增喜就研制出了沼渣变肥料的良方。沼渣变废为宝后,不但成为企业的摇钱树,更成为农民的“宝贝”。茶庵乡袁黄庄村的大棚面积已经超过1000亩,占该村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。村民陈兴亮是村里最早开始种蔬菜的一批人,“村里蔬菜几乎都施生物肥,抗病能力强,不打农药不施化肥,瓜果蔬菜卖相好、口感好,一到批发市场就被‘疯抢’。”


转眼十几年过去了,沼渣发酵生成的这种生物肥却“叫好不叫座”,只覆盖到宛城周边的卧龙区、唐河、方城等地,大多用于瓜果蔬菜种植,辐射土地只有20多万亩。


“生物肥这么好,为啥发展不快?”记者问。“中间环节多,农民买到手里价格几乎涨了一倍,而且施肥繁琐耗时,一些农民不愿意使用。”陈增喜决定去北大荒看看,找找答案。


第一次去北大荒是去年3月,第二次去是去年8月,正是水稻收获的季节,他要亲眼看看黑土地上的深加工和销售模式。


“黑龙江几百家农场组成一个‘区块’,机械化作业、土地托管,农资企业、加工生产、产品销售都在一条线上,上中下游完全打通,省去了所有中间环节,你说农业能不高效?农民能不增收?”


“这就是‘区块经济+互联网’的威力。”从北大荒回来的路上,陈增喜忘记了劳累,拿出笔记本,做起规划来。


“对500亩以上地块,可以引进撒肥机,北大荒已经普遍使用了,散装化肥自动装卸,省去了人工费和包装成本,可不就增收了嘛!”回到南阳的第二天,陈增喜就急不可待下乡了。


最近,陈增喜又忙着筹划一个全国性的艾草高峰论坛,还准备建艾草产业孵化器,实现认证、服务、检验一条龙,把南阳艾草卖向全世界……


妻子曹志华发现老陈又开始忙得不着边了,晚上不知道他啥时候睡,早晨睁开眼已经找不到人了。


“光有想法不行,关键是要落地!”说着,陈增喜拿起文件包说要去开会,还是关于艾草产业的事儿。(记者 孟向东 刁良梓)